懶人卡
Yahoo 通識
追蹤
0
已新增至「我的收藏」
學習重點
- 單元三:現代中國
- 主題1-中國的改革開放
- 主題2-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議題簡介
三農的概念最早於1996年由內地學者溫鐵軍提出,後來被傳媒廣泛引用。所謂的「三農」,指的是中國在農業、農村及農民這三方面的問題。三農問題不但嚴重地阻礙中國的社會和農業發展,更對農民的生活素質帶來了負面影響。
三農問題成因
- (國際層面)-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市場的大門正式向外界打開。外來農產品進入中國的市場雖然一方面令市面的產品變得多元化,但同時亦在一定程度上衝擊著本地的農業發展。
- (政策層面)-在側重於城市的發展模下,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城鄉貧富差距。發展差異令農民的收入和知識水平較低,個人權益亦難以受到保障,同時也無法改善其生活素質。
三農問題成因
- (政策層面)-中國以戶籍制度來對城鎮和鄉村的人口進行二元分流,農村與城市人口有著不平等的社會保障及福利。部分人士為了能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紛紛申請轉變戶籍並移居城市,造成農村勞動力不足,阻礙農業發展。
- (科技層面)-中國農村的科技水平較為落後,普遍人民也較缺乏科學知識,在推動農業現代化上有著一定的困難,而傳統農業模式卻又未能夠滿足現世代對農業的需求。
思考問題
試提出一些建議以紓緩中國的三農問題。
Glossary
- 資源剝削 resource deprivation
- 農民工 peasant labour
- 農村改革 rural reform
- 城鄉遷移 rural-urban migration
- 農業機械化 agricultural mechanisation
- 經濟作物 cash crop
- 鄉土觀念 regionalism
“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
李昌平先生
參考答案
- 試提出一些建議以紓緩中國的三農問題。
- 透過加強農村地區教育,可提升農民的知識水平,令他們有能力帶領農村發展農業以外的經濟活動,推動農村經濟模式多元化並增加當地人民的收入。
- 加快推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增撥資源推動農村的基礎發展,例如興建學校或醫院等,鞏固並擴展農村的社會福利及保障。
參考答案
- 試提出一些建議以紓緩中國的三農問題。
- 派遣技術人員到農村協助農業現代化的推行和實踐,解決中國農村缺乏現代農業技術的問題,提高農業的生產效能。
- 給予農民經濟優惠政策,如「農村稅收改革」,甚至為貧苦農民提供生活津貼,改善其生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