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卡
Yahoo 通識
追蹤
12
已新增至「我的收藏」
學習重點
- 單元四:全球化
- 主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議題重點
在以往的年代,沉迷電子遊戲會予人不務正業或是只顧享樂的感覺。然而,在經濟模式的轉型和科技的發展下,「打機」亦成為了一種正規的職業和競技運動。去年,國際奧委會(IOC)正式宣布電子...
影響電競發展的因素
- 經濟需求
- 電競發展的興起和蓬勃,歸根究底,也是源自於經濟的需求。只有市場對電競的需求愈大,包括轉播收益、廣告投資或其他周邊商品所能帶來的利潤愈高,便愈多的商家願意投資到其中,為電競的發展帶來幫助。可以說經濟的需求既是電子競技本身的目的,亦同時是其發展的催化劑。
- 政府的支援措施
- 電競的選手或隊伍均需要齊備的電子材器才進行訓練。然而,由於職業電競選手所使用的電子器材價架極為昂貴,並非所有人士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付。因此,若政府能夠提供足夠的資源或場地供選手們進行訓練,相信能對有志投身電競但經濟能力有限的青少年人起到積極的鼓勵作用。根據政府公布的消息顯示,數碼港將獲撥款一億元,興建一個專用電競場地供本地選手借用。
影響電競發展的因素
- 社會的文化風氣
- 社教化其實往往影響了大眾對不同行業和發展路向的觀感。當青少年在進行職涯規劃時,社教化可能會因而左右了其決定。因此,若社會普遍認為電競乃是不務正業,不認同電競為正式的運動和職業時,青年人即便有意投身其中,也可能因社會的眼光或觀感而卻步。長遠而言令電競行業的潛在人才數目下降,不利其發展。
Glossary
- 電子競技 Electronic Sports
- 英雄聯盟 Leagus of Legends, LOL
- 騰訊 Tencent
- 經濟效益 economic benefits
- 格鬥遊戲 fighting games
- 任天堂 Nintendo
- 沉迷 addiction
-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影片的主標題
電子競技雖然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但許多社會上的持份者卻因其娛樂性質而未能將其視為一種正式的行業。而究竟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又是否有良好的環境和充足的條件讓選手們一展所長呢?
思考問題
- 投身電子競技發展可能為青年人的成長帶來甚麼潛在危機呢?
- 答案詳見後方
參考答案
- 投身電子競技發展可能為青年人的成長帶來甚麼潛在危機呢?
- 青少年往往未能分清何為正規的電子競技訓練,或許會認為沉醉於電子遊戲的享樂便等同於投身電競行業。事實上,正規的電競乃是講求技術性、針對性以及團隊性的訓練,並非隨意的遊玩尋樂,台灣更是有專為電競而開設的學位課程。若青少年未能看清當中分別,投身電競事業恐會成為其沉溺於電子遊戲的借口。
甚麼是電子競技
- 電子競技(Electronic Sports)是指以電子遊戲作比賽競技的體育項目。與傳統體育項目不同的是,電子競技主要透過電子設備讓參賽者作智力和策略上的競爭,對體力上的需求較低。2017年全球電競市場報告則指出,全球電競市場的直接得益達6.96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