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卡
Yahoo 通識
追蹤
8
已新增至「我的收藏」
學習重點
- 單元二:今日香港
- 主題1-生活素質
- 主題2-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 主題3-身份和身份認同
議題簡介
在最近的數月中,港鐵頻頻出現信號故障,令社會大眾對港鐵的不滿再次發酵。作為港人所依靠的交通工具,港鐵的收費、班次和服務質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港人的生活素質。究竟港鐵為何為引起市...
相關數據
- 現時港鐵每天平均的載客量為六百四十萬次。
- 港鐵的服務時間為清晨5時30分到6時不等至翌日凌晨1時,提供約19小時的服務。
- 港鐵現時共有11條行車線及12條輕鐵線,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
- 港鐵去年共有8宗延誤逾31分鐘(超過30分鐘需被罰款),總共被罰款1450萬。
港鐵引起市民不滿的成因
- 【價格屢增不減】
- 港鐵在2007年起引入「可加可減機制」,按通漲率和運輸業名義工資來調整票價。惟當中計算票價的方程式一直也備受爭議,被認為傾向港鐵的利益,令票價自2010年以來「只加不減」。市民與學者雖然屢次提出應改革票價變動的計算方法,但政府提出的新方案仍未能改變票價只加不減的問題,自然令市民對港鐵產生不滿。
港鐵引起市民不滿的成因
- 【時有出現故障】
- 平均而言,港鐵每1.6日便會出現一次延誤事故。而在2016年,港鐵更累積了8次超過30分鐘以上的延誤。由於市民上班上學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港鐵,因此其故障問題自然會引起市民的反感。
- 【班次不足】
- 港鐵雖一直堅稱班次的密度足夠,載客率在繁忙時段亦不會超於七成。然而,港鐵的數據是以一平方米能站六個乘客的假設來計算,被批評為「超乎現實」的估算方法。由於計算方式存有漏洞,自然未能安排足夠的列車班次,不但令乘搭空間變得擠逼,亦延長了乘客的候車時間。
然而,港鐵真的這麼差嗎?
雖然港人時有批評港鐵的延誤問題,但事實上,港鐵為世上最準時的地下鐵路之一,準時度達99.9%。而港鐵在2017年,更因準時的服務和低廉的票價而獲《財富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
思考問題
試提出一些建議,解決港鐵車廂過於擁擠的問題。
Glossary
- 港鐵 Mass Transit Railway, MTR
- 可加可減機制 Fare Adjustment Mechanism
- 延誤 delay
- 載客量 passenger capacity
- 信號故障 signal failure
- 通勤 commuting
- 運輸署 Transport Department ,TD
MTR Song 2.0
十年前,電台節目主持Steven James 製作了MTR Song,跳脫地演繹了當年的鐵路網絡。而隨著鐵路2.0的出現,港鐵亦推出了新的歌曲,向大家介紹新的鐵路網絡。
參考答案
- 試提出一些建議,解決港鐵車廂過於擁擠的問題。
- 參考外國的做法,提供非繁忙時段的車票優惠,吸引部分乘客改為於非繁忙時段乘車。
- 增加其他的交通配套,如加密巴士和小巴的班次,紓緩港鐵的壓力,令港鐵的載客量能有合理程度上的下降。
- 增加繁忙時段地鐵班次,有效地降低每班列車平均所需要搭載的乘客數量。
- 改善車輛訊號系統,避免因故障延免而使人流無法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