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卡
Yahoo 通識
追蹤
6
已新增至「我的收藏」
學習重點
- 單元二:今日香港
- 主題1-生活素質
- 主題2-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 主題3-身份和身份認同
議題簡介
學童自殺和壓力問題近年備受社會的關注,而普遍人士亦將矛頭指向了香港學制下過於沉重的學習壓力。近日,便有部分關注青少年的團體發表調查報告,建議政府盡快實施標準學時,在紓解學童壓力的...
甚麼是標準學時?
所謂的標準學時,是指限定學童在特定時間段內的最高學習時數(包括正規課時及課後學習時數),以避免過量學習為學童的心身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據「正視青年自殺社工陣線」於2017年7月進...
標準學時的意義
- 【紓緩學生學習壓力】
- 在標準學時的規限下,學生在離校後需要溫習和做功課的時間相對地縮短,並且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紓緩情緒及疲勞,有助減低香港學童現時過高的學習壓力。透過平衡其休息和學習時間,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心理健康。
- 【保留學童學習興趣】
- 長時間及過量的學習,容易令學童對不同的學科內容也產生抗拒心理,繼而失去對知識的好奇心及學習動力。而若能以標準學時來規管學生的最高學習時數,有望能避免學生因過量學習而感到反感,保留其對學習的興趣。
標準學時的意義
- 【促使學生發展興趣】
- 全面的個人成長和發展,除了需要學科上的學習外,興趣的發展也極為重要。而標準學時則可以解放學生們的課餘時間,使他們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學科以外的個人興趣。
- 【減低教師工作量】
- 近年,不少教師因教務過於沉重,以致積勞成疾,甚至不堪壓力而自殺。當標準學時實施後,教師也能相應地設計和批改較少的功課及測驗,使教師的工作量得以減低,紓緩他們的壓力。
思考問題
試思考標準學時有可能引起的潛在爭議。
Glossary
- 標準學時 the standard learning time
- 壓力 stress
- 抑鬱症 depression
- 焦慮 anxiety
- 教育局 Education Bureau
- 教育心理學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好奇心 curiosity
- 平衡 balance
鏗鏘集:功課奴隸
現今的學童每天都為了完成功課而掙扎,惶論可以享受學習的過程和時間。在安排各項「成長任務」予我們的下一代時,我們又有否適切地反思過,完成這些「任務」是否便等於學童們可以得到一個全面且快樂的成長過程呢?
參考答案
- 試思考標準學時有可能引起的潛在爭議。
- 【難有統一學時標準】
- 不同學生的理想學習時數各不相同,學生和家長理應按照其獨特的學習狀況和能力進行計劃,編排合適的學習時數。若推行標準學時並訂立一個統一的學時指標,未必能切合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
- 【學習性質難以界定】
- 從廣義而言,學習的定義並不單指上課或溫習等「正規學習模式」,而是包含所有吸收資訊的活動,如興趣班或參與講座等。因此,社會實是較難釐定如何計算學童的學習時數,而當大眾無法客觀準確地得出學生的學習時數,標準學時的設立便可能會失去意義。